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农工党的发展对象是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成员通常称为农工党党员,有时也称为农工党成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革命先烈邓演达等同志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确定了“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1935年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确定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桑国卫、陈竺。现任主席何维。
农工党华中师范大学支部成立于1952年,为农工党武汉市工委的直属支部,1982年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成立,农工党华师支部成为湖北省委直属支部,2006年5月成立农工党华师委员会。历届负责人是梁希杰、程道彰、王中湘、潘立宏、何穗。2021年7月换届产生第四届农工党华师委员会:主委张屹,副主委陈元欣、吴念芝、邹心胜、郭思培,委员胡清平、江玲玲、向帆、常亮,现有党员53人。
农工华师委员会的成员在社会各领域担任重要职位,张屹是湖北省人大常委、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陈元欣是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首批体育仲裁员,徐芳是湖北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
农工党华师委员会在农工党湖北省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党派自身建设,注重发挥界别和专业优势,着力打造“大教育、大健康”的品牌,围绕智慧教育和体育与健康主题,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曾多次开展义诊和“支教助学”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农工党华师委员会多次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组织”称号,张屹荣获湖北省“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陈元欣荣获“参政议政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和“湖北农工防疫先锋”称号,向帆获评“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张屹、陈元欣撰写的提案、调研报告、论文多次获奖。
附件【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