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政协五大特性剖析

作者:赖鸿、郑先梅 发布日期:2023-03-30 浏览次数:

人民政协在1949年成立之初,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至今已有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内化于其中的统战性、政治性、专业性、民主性与人民性等五大特性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新中国七十年的光辉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政协要秉承这五大特性,在新时代把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人民政协要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自1949年至今的七十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奇迹般的发展历史。七十年来,我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多党制度的新型友好合作的政党关系,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七十年的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七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今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政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时代方位下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揭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目前,中国国民经济跃居世界第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我国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8美元,已经超过了88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我国在国际层面的经济政策也相继出台,建立亚洲国家投资银行、提出“一带一路”等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我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的红利减少,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人民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越发增多。

第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意味着党和国家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心也将发生变化,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党和国家今后的全局工作将更加以提高和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三大攻坚战”、反腐倡廉工作持续推进、开展扫黑除恶等工作已全面铺开。在我国政治民主日益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出现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民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开放多元。一方面,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实现了大丰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创作日益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国内、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的精神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另一方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奢靡攀比之风盛行,加之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渗透无孔不入,对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造成冲击。科学技术、网络和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社会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各类负面事件和问题频频曝光。

第四,国际形势出现新情况。目前,国际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渗透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国际经济形势仍未摆脱上一轮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新的经济危机正蓄势待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实力快速上升,西方国家整体实力相对下降”。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性的地区冲突、宗教冲突此消彼长;科技和军事竞争加速发展;全球的气候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的形势日益严峻,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个国家。

在面临深刻变革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人民政协要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和民主形式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功能和优势,凸显协调关系、吸收冲突、整合利益分歧的特殊作用”,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创新理念与实践,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发展、进一步为全面深化改革发挥作用。

二、新时代下人民政协的特性剖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继承人民政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人民政协的工作和事业,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人民政协工作开展、促进政协发展的思想理念。人民政协在秉承优秀理念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和发展统战性、政治性、专业性、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内涵,促进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条件下担负起新的职责与使命。

(一)统战性: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统战性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人民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该修正案对人民政协作了新的阐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从新的修正案可以看出,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这是人民政协统战性的体现。

统战性的根本属性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人民政协与生俱来就具有凝聚共识的功能,越是在关键时期,越需要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根本属性的统战性同时也具备了凝聚共识的功能。近代以来,统一战线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凝聚共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统一战线,积极发展进步力量、团结中间力量、分化敌对力量,打败外来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作用。毛泽东在革命年代的不同时期,反复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我们的统一战线是包括资产阶级及一切同意保卫祖国的人们的,是举国一致对外的”、“我们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稳定人心和汇聚人才最为迫切,“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强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继续巩固和扩大我们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统一战线,团结各方面力量,为建设新中国共同奋斗。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凝聚各方面力量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为重要。我们党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效协调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实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空前团结。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战性和凝聚共识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的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列宁发展了统一战线的概念和内涵,最终在中国丰富起来并极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组织以人民政协为组织形式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可以说,政协产生于统一战线,发展于统一战线。因此,统战性这一特性作为根本属性而凝聚在人民政协之中。

(二)政治性:人民政协的鲜明特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创造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因此人民政协必然具备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性要求人民政协要把握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原则、发挥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协制度本质特征和特色”。一方面,从人民政协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民政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1931年日本侵华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49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倡议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正如汪洋主席所指出,“从总体来看,人民政协的历史,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的历史”。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强调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在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基础上,通过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进一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2018年,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一切工作的指南。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还要认真学习其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以增强理论素养,提升履职能力来促进政协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同时,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完善人民政协的各项制度,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发挥政协独特优势和作用,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从而形成最大向心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专业性:人民政协的职能要求党的十九报告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作了专门的论述:“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这句论述重点突出了人民政协“专门”的特征,体现了人民政协专业性的特性。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这决定了人民政协必须发挥其独特的自身专业优势。因此,人民政协必然具备专业性,这也是其使命和职能要求。人民政协的专业性在其长期的履职工作中,具体表现为科学性、权威性的特征。

第一,具有科学性。一方面,人民政协在七十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能够做到实事求是、精准施策。同时,人民政协的组织架构完备,不仅有自身内部的组织建设和外部的党委、人大、政府的指导和引领,还有来自上级的协助和要求,以及听取和吸收来自基层人民、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建议和监督,四个维度方面的组织建设促进了人民政协拥有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这可以有效规范政协的协商体系,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开展调研、民主监督和评价反馈的工作。另一方面,人民政协聚集了各个行业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丰富了政协工作的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产生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增强了履职的专业水平,推动了人民政协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具有权威性。首先,相比于其他协商渠道和形式,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更具特殊性。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工作,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中央文件、法律规定和政协章程日趋完善。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各类相关文件,可以更加清晰地定位政协性质,规范政协工作,使其更具权威性。其次,人民政协的委员是来自各行业的代表,他们是政协协商民主的践行者,更是我国各个领域的精英知识分子,拥有更为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的水平,在协商过程中可以提出更为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因此更具有权威性。

(四)民主性:人民政协的价值属性民主性是人民政协的价值属性,对发挥人民政协职能,提高履职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发挥各协商渠道自身优势,做好衔接配合,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成部分之一,政协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比,既有其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又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我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协协商民主的特殊性突显了人民政协的民主性的价值属性和民主监督的职能,“适时制定民主监督的专项规定,完善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增加民主监督内容,加大民主监督力度”

由此可见,加强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对于发挥政协民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加强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有助于强化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密切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联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实现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本质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五)人民性: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和核心要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机构,必然要始终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这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人民政协的历史发展来看,政协是产生于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革命战争年代,统一战线汇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击败了外来侵略者;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人民政协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了体现政协的人民性,周恩来总理提议,会议改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此,‘人民’这个词作为人民政协的灵魂一直指导着它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政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人民政协起源于人民,依赖于人民,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没有了人民,就如同空中楼阁没有立身之基,人民性始终是人民政协的本质所在。

就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来看,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团结全国各族各界人民、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履行好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人民政协是我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的突出特点,它不同于西方国家只代表一部分人利益的政治组织,“全国政协组成人员囊括了所有界别和人民团体,真实、广泛、持久的代表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界别的形式为人民政协代表人民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就人民政协的广泛代表性来看。在新时代下,我国的社会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人民的诉求也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人民政协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涵盖了9个政党,8个人民团体、56个民族、5大宗教、34个界别、3000多个政协组织,60多万政协委员”,能够广泛深入基层和各行各业,听取人民的建议和意见,吸纳不同的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的诉求,保证协商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能够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同时,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利于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也必然要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作为自身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抓住民生领域重要问题资政建言,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总之,人民政协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始终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人民性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三、五大特性相互统一相互联系

人民政协自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统战性的根本属性;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决定了它具有政治性和民主性;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这个性质决定了它具备专业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

人民政协的统战性、政治性、专业性、民主性和人民性的五大特性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统战性必然包含政治性,在以人民性为本质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专业性的独特优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彰显其民主的价值属性。五个特性之间相互统一,互为前提,共同内化于政协的实际工作之中。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更需要坚持和发展这五大特性,并体现在其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之中,熔铸在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中,不断完善人民政协的组织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不断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